講述者周成弟,生於1939年,為金城鎮鎮民代表,現任「金城鎮東門代天府」監事,同時也是「浯島城隍廟」常務監察人,以及金城鎮調解委員。由於長期參與地方事務,並投入民間信仰廟宇之服務,所以對地方掌故相當熟悉;過去於「東門菜市場」經商,因此對本地相關故事非常熟悉,其講述傳說也都為在地相關之傳說。
此則傳說共有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中提到的「奠安」,是金門常見的習俗,意指奠土安鎮,為慶祝廟宇、宗祠、住家修建落成所舉行的慶成醮,目的為謝土祈求平安,是金門地區的稱法。其最主要的意義,是要祭拜興建建築物時所驚擾的龍神、土地神。希望透過醮典的祭祀將其重新安置,使其能鎮守在建築物中,讓居住在其中的人得以安定興旺。故舉凡新屋落成,或舊宅修葺後,不論是宗祠、寺廟或民宅,主事者總不忘擇吉禮聘道士或法師搭壇設醮、設宴款客,隆重禮讚一番。奠安日的選擇和陰陽五行及風水有密切的關係,要選擇對建築座向有利的年份來舉行,因此落成後有時得等上好幾年才有機會舉行醮儀。
第二個故事,神明開的藥方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治療,這種類型的傳說也常在民間信仰中出現,拿到藥方的中藥房通常不敢抓藥,怕吃出人命,此時考驗著信徒對神明是否有具有信心,若信心足夠願意嘗試,結局往往是令人欣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