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碗盤博物館大紅魚腰子盤

台灣碗盤博物館一樓大廳設置木製作品「大紅魚腰子盤」,採手工木作與彩繪方式完成。作品由簡楊同館長設計發想,於2012年(民國101年)4月18日至25日,委請木工現場採用木材骨架外包木片方式製作,並由廟宇彩繪匠師黃榮通繪製盤中紋飾,作品尺寸約為3.65公尺乘2.6公尺深度為0.33公尺,於2012年(民國101年) 6月9日開幕呈現作為博物館的主視覺形象。

作品原件為1960年代台灣鶯歌所生產的「腰子盤」,腰子之名取其形狀類似台語腰子(腎臟),腰子盤泛指橢圓樣式之盤型。尺寸為長36.5公分寬26公分高2.5公分,以蓋印與加彩工法,釉上彩方式裝飾有大紅魚、水草、盤緣圖騰與手繪描金,常用於辦桌盛盤。

此類腰子盤在碗盤紋飾上常出現魚、蝦多稱為「魚蝦盤」,取魚之「有餘」-魚紋有富麗人生之意、蝦之「活躍」-蝦紋屬海蝦圖騰,呈現當時海島社會飲食文化並反映對物質生活豐碩滿足的嚮往,盤內「有魚有蝦」滿足對豐盛食材的想像,象徵庶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已成為台灣海洋國家重要的文化風格特色。博物館以放大100倍方式製作來作為博物館主要視覺意象,作為50-60年代台灣碗盤特色的重要標記。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台灣碗盤博物館
  • 創作者
    台灣碗盤博物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2/06/09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