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中國飲茶流變探討對臺灣當代茶藝文化之影響

本論文作者陳麗鈴,指導教授劉紹文博士與阮逸明博士,出自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陶創意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16(民國105)年6月。內容敘述臺灣飲茶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有源自中國的歷史傳承,有來自臺灣當代需求的發展,形成臺灣特有且多樣的茶藝文化。

研究者採用歷史資料研究法、訪談法及參與觀察法進行研究,再從茶湯之美的瀹茶藝術和享受茶湯之美的品茶藝術兩大層面,來探究中國飲茶流變之脈絡並探討臺灣當代茶藝文化發展多元化的原因。結果發現,中國飲茶發展數千年來,茶葉使用的變革,從供品、茗菜、藥用、品飲,是每個時代對茶葉更深層的瞭解與當時社會需求衍變而來。飲茶流變的軌跡,從三國到唐初的芼茶法,唐代的痷茶法與煮茶法,宋代的點茶法,明清時代的煎茶法、泡茶法,當代的調茶法與罐盒裝茶飲等,整個演進與各個朝代製茶技術的發展改變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早期臺灣茶文化承襲自中國,透過當代茶人們的努力,目前臺灣當代茶藝文化活動內容,已將中國歷代飲茶流變與具有臺灣本土特色的茶藝,融合成和諧而多元的呈現,形成臺灣當代特有的茶藝文化。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雙君
  • 創作者
    陳麗鈴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6/06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