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大圓襟),脇邊開隱形拉鍊,無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腳踝,脇邊兩側開衩。無緄邊,領襟有襟盤釦。有粉色內裡布。縫製方式有平車與手縫(領片為星止縫,拉鍊為星止縫,衩口蟲止縫)。此件旗袍為1984年花蓮縫製,布料為馬芬妹於日本文化女子大學織物專攻,1984年畢業作品發表。為紬絲,織幅60公分,繪絣技法,化學染色,創作想法是取自京都能劇裝束的觀世水文樣,採用先染後織的緯絣織技法,織出連續渦卷波紋深淺置上,象徵光陰在虛實間流逝不返。
小圓角立領,右衽半開式襟型(大圓襟),脇邊開隱形拉鍊,無袖,合身收腰(含胸褶、前腰褶、後腰褶),衣長至腳踝,脇邊兩側開衩。無緄邊,領襟有襟盤釦。有粉色內裡布。縫製方式有平車與手縫(領片為星止縫,拉鍊為星止縫,衩口蟲止縫)。此件旗袍為1984年花蓮縫製,布料為馬芬妹於日本文化女子大學織物專攻,1984年畢業作品發表。為紬絲,織幅60公分,繪絣技法,化學染色,創作想法是取自京都能劇裝束的觀世水文樣,採用先染後織的緯絣織技法,織出連續渦卷波紋深淺置上,象徵光陰在虛實間流逝不返。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