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冬山定安宮神桌頂桌

  神桌,一般是一組兩件,分頂桌與下桌。宜蘭地區傳統廟宇之頂桌,多採「翹頭案」形式,即桌案兩側上翹呈捲曲狀,又稱「帖案」或「官事案」。

  冬山定安宮神桌頂桌置於正殿中央神龕前方,仿木作翹頭案形式,以四根略偏綠色底之磨石子桌腳支撐上方水平桌面,正面兩支桌腳間有類似木作員光的紅底白石之磨石子面,並陰刻以「定安宮」金字;桌腳兩側則有紅底白石仿唐草紋之斜撐磨石子面,葉狀部分則採墨綠色底磨石子。桌面為橫長形平面,為紅底摻以較密集分布白石與螺鈿之磨石子;兩側翹頭向外延伸,其表面採紅底摻以白石、螺鈿之磨石子。類似的磨石子神桌作法,盛行於冬山鄉戰後興建的廟宇。

  神桌側面貼以手寫磁磚之寄附者名錄「謹將本宮梨棹寄附芳名開列於左」,有南興村、安平村、珍珠村、永美村共18位村民寄附。此外,亦題寫了此組磨石子神桌的匠師,為冬山鄉群英村之黃宗生,最後題以製造時間「民國庚子年季夏吉旦」,即1960年為慶祝定安宮重建落成所敬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明志/ 林立晨
  • 創作者
    黃宗生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