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羅東震安宮「大雄永奠」匾

  羅東震安宮「大熊永奠」匾懸掛於後殿一樓觀音佛祖神龕上方,為木作橫長形有邊框陽刻金字匾額。匾面略呈墨綠色,並施以鏍鈿。木匾邊框雕以花卉、鳥類、蝙蝠與鯉魚。

  中行為陽刻字「大雄永奠」,「大雄」為佛家對於釋迦牟尼佛的尊稱。臺灣民間多視媽祖為觀音之應化,因此媽祖廟亦經常奉祀觀音佛祖。

  上款為「甲子孟冬穀旦 羅秀惠敬書」,甲子年為1924(大正13)年,該年年底羅東震安宮竣工落成,此匾為該年舊曆10月所獻。羅秀惠,臺南人,故稱「赤嵌」。羅秀惠為1888(光緒14)年戊子科舉人,擅書法,戰後在1976年時,曾被臺南市政府稱譽為清代臺南府城十大書法家之一。羅東震安宮中之木匾與楹聯,逾半皆是由羅秀惠手書,類似情形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傳統廟宇建築中並不多見,是羅東震安宮的特色之一。

  下款為「陳燦元 陳進財 陳振光 陳金泉 陳贊琮 陳阿呆 陳順德 陳阿厚 陳振南 陳振炷 陳鑑墀 陳振朋 陳朝隆 陳匯浴 陳壽仁 陳玉書 胡慶森 胡慶周 胡江民 胡施階 姚榮坡  三宗一同奉献」,為陳姓、胡姓、姚姓三宗一同敬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明志/ 林鴻文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大正年間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