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切菁機,是用於切菁飲料茶作業與機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2007(民國96)年提出針對飲料用的茶原料製造,簡化老式切菁機複雜的機械結構,研製完成新型切菁機。
早期台灣曾有利用切菁機製成碎形紅茶,2007(民國96)年茶改場研擬節能省工的飲料茶製造方法,提出針對飲料用的茶原料製造,參考早期的紅茶切菁,簡化老式切菁機複雜的機械結構,研製完成新型切菁機如上2圖。配合簡化的飲料茶產製技術,新製程製作切菁碎形茶在節能、減碳、省工及安全衛生方面具有可行與優點。傳統用於飲料之碎形茶如以一般毛茶磨碎以增加萃取率,並不符合節能省工目的,且經比較茶湯仍不如新製程切菁碎型茶之茶湯明亮。主要差別在於新製程利用切菁機切斷茶葉後,茶由於採炒菁後不須揉捻直接切菁方式,其成茶較細且整齊度高,故後續之乾燥速率較快及萃取率高為其優點。利用切菁機製造飲料茶的原料茶,將是今後飲料茶界及可行的製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