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精製檢梗作業與機具-電子色彩選別機組工廠作業

本照片為電子色彩選別機組工廠作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於1995年(民國84年)協助名間鄉會,爭取農委會經費補助,自日本引進茶業色彩選別機,設立茶葉精製自動化示範工廠,一方面協助茶農檢梗精製茶葉,另一方面則提供預備設立製精製工廠的業者參考與觀摩。

1991(民國80)年以前,南投名間茶區由於半球形包種茶生產面積擴增產急速增加,而茶葉皆以人工精製檢梗,由於人工作業效率低,造成茶農生產之茶葉無法及時販售,常因此失去售茶時效致造成損失。茶改場於84年協助名間鄉會,爭取農委會經費補助,自日本引進茶業色彩選別機,並設立茶葉精製自動化示範工廠,一方面協助茶農檢梗精製茶葉,另一方面則提供預備設立製精製工廠的業者參考與觀摩。電子色彩選別機剛引進使用時,茶農與想要建設代工精製工廠的廠商,開始都採觀望態度,當他們到名間農會自動化精製工廠參觀,親身體會電子色彩選別機檢梗精製的高效率後,產生了茶葉自動化檢梗精製的信心,對於之後茶區普遍推廣打下堅實基礎。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謄鋒
  • 創作者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0/11/1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