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傳統三層式振動篩,1971年(60年)代茶農已於精製過程中將經過搓揉或滾壓剪切的包種茶,送入三層式振動篩篩選分級,此過程可以將較長的茶葉、茶梗、茶角茶粉末等篩分。
茶葉在製成毛茶後,首要解決的是去除枝梗夾雜以致影響成茶外觀的問題,除了枝梗外,還混雜有細茶角與粉末等,必須一併去除。而不論條形或半球形包種茶毛茶,外觀上看茶葉與枝梗夾纏在一起,銷售前必須檢梗精製才有賣相。惟精製前必須先予以枝梗分離,60年代茶農已於精製過程中將經過搓揉或滾壓剪切的包種茶,送入三層式振動篩篩選分級,此過程可以將較長的茶葉、茶梗、茶角茶粉末等篩分。60年代桃竹苗茶區已有大型連續式包種茶生產機械,為了提高檢枝整形的效率,使用三層式振動篩已甚為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