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人工檢梗精製。手工檢梗由於耗費時間長,茶農在檢梗過程,茶葉必須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將造成茶葉受潮及吸受空氣中異味而變質。
西元1995(民國84)年以前,無論條形包種茶或半球形包種茶,皆以人工精製檢梗,由於人工作業效率低,每天平均檢梗精製約5公斤,茶農生產之毛茶往往需耗數天時間才能完成檢梗精製作業,少則3-5天 ,多則1星期以上,由於檢梗精製費工費時,造成茶農生產之茶葉無法及時販售,常因此失去售茶時效致造成損失。而手工檢梗由於耗費時間長,茶農在檢梗過程,茶葉必須長時間暴露於空氣中,將造成茶葉受潮及吸受空氣中異味而變質。因而以手工檢梗精製產所生的諸多不良結果,對茶農的茶葉生產、銷售及人力運上,皆產生極大損失與困擾,如何改善茶葉檢梗精製問題逐漸受到茶農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