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照片為揉捻作業與機具-自動連續式茶葉成形機觀摩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於2000(民國89)年在南投民間茶區舉辦自動連續式茶葉成形機觀摩會,參與茶農甚為踴躍。
茶改場於80年代研發完成自動連續式茶葉成形機,一次可將約120公斤之初乾茶葉投入機械中自動揉捻,作業時間約8~10小時即可完成,且只須一人操作管理,惟揉捻後之緊結度可達人工布揉之80%以上,但形狀較整齊,茶葉品質較人工布揉佳。揉捻過程之加溫、加壓時間、釋放滾動時間及成形過程需加壓次數等參數,皆可以PLC程式控制,此機基本上極具可行性。茶改場有鑒於布球揉捻作業耗工且作業勞累、人力成本高及揉捻過程之布球袋消耗大等原因,於2000(民國89)年在南投民間茶區舉辦自動連續式茶葉成形機觀摩會,參與茶農甚為踴躍。可惜宥於茶農與消費者對茶葉外觀緊結過度重視而未能全面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