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揉捻作業與機具-自動連續式茶葉成形機

本照片為揉捻作業與機具-自動連續式茶葉成形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於1991年(80年代)研發完成自動揉球機,一次可將約120公斤之初乾茶葉投入機械中自動揉捻,作業時間約810小時即可完成,且只須一人操作管理。

半球形包種茶之布揉成形,以一個揉捻代工班一班而言,最少需要四個技術人員作業,費工且耗時又成本高,布球揉捻被視為半球形茶製造過程之瓶頸。茶改場於80年代研發完成自動揉球機,一次可將約120公斤之初乾茶葉投入機械中自動揉捻,作業時間約810小時即可完成,且只須一人操作管理,惟揉捻後之緊結度可達人工布揉之80%以上,但形狀較整齊,茶葉品質較人工布揉佳。揉捻過程之加溫、加壓時間、釋放滾動時間及成形過程需加壓次數等參數,皆可以PLC程式控制,此機基本上極具可行性,但宥於茶農與消費者對茶葉緊結過度重視而未能全面推廣。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謄鋒
  • 創作者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0/11/1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