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長良招魂碑

「長良招魂碑」位於花蓮縣玉里鎮長良里卓富公路上,恰好位於「長富大橋」西側橋頭附近。花東縱谷平原早期為無人地帶,主要原因是南、北皆有布農族在此,因此阿美族其他的小社不敢居住在距離中央山脈太近的地方,而都偏向秀姑巒溪東側海岸山脈西側,因此中央山脈東側一帶便成了布農族、泰雅族的獵場。1829年(道光9年)西拉雅族從南部翻山越嶺來到長良,才發現此處是布農族的獵場,因此每年西拉雅人都會用一些飼養的牲畜,來向布農族交換一年的和平。西拉雅人定居於長良後,稱部落為「大庄」,隨著人口的逐漸增加,1842年(道光22年)時聯合卑南族擊敗了秀姑巒溪東岸的阿美族人,因而越過了秀姑巒溪,到現在的富里鄉東里村建立新的部落,新部落仍稱做大庄,而位於長良的部落則改稱「舊庄」。而「招魂碑」建在水田邊,據資料記載有一說為早期這一帶有許多被殺死的骨骸,依當地耆老的說法有部份是慘遭布農族人出草所殺死的;另一說則為相傳在日本時期日本人開墾初期,殺了很多原住民及當時居住在長良地區的漢人,戰後,村人立碑招魂,並把開挖的遺骨聚集供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家榮
  • 創作者
    黃家榮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