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青年生活

  宜蘭縣救國團在1950年代發行的《青年生活》與後續的《青年雜誌》,肯定是帶動宜蘭藝文風潮的領頭羊。

  開始掌舵的朱橋,本名朱家駿,係由陸軍通信兵學校借調。他很快便把原先只報導零星活動訊息的《宜蘭青年》,改編為提供學生寫作園地的《青年生活》雜誌。卸下戎裝擔任救國團文教組長後,還持續邀請外地知名作家供稿,甚至遠來宜蘭演講。朱橋至1965年調往台北接編《幼獅文藝》,才放下《青年生活》的編務。

  《青年生活》創刊初期係單張摺頁,改成不同大小的單行本發行時更名《青年雜誌》,很快風行全台。這期間,一些喜歡寫作編刊物的高中生,會利用每周末中午放學,帶著稿件到朱橋辦公桌邊學習。他編印全國性雜誌,學生們則用臘紙刻鋼板編印小期刊。

  1961年6月《蘭苑》第4期目錄頁底下,有一則《青年生活》將於7月1日改為單行本,並以木刻版畫當封面的廣告。作者群包括:謝冰瑩、李辰冬、郭嗣汾、公孫嬿、鄧文來、宣建人、李元慶、詹悟、管管、孫虹、林佛兒,以及當時還是高中生的羅明河、吳敏顯等。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吳敏顯;黃憲作
  • 創作者
    朱橋等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50/07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宜蘭縣救國團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