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光》文藝月刊創辦於1959年12月15日,由吳敏顯和幾個宜蘭壯圍鄉下的高中生所創辦,持續出刊14期之後,於1961年才停刊。
印刷刊物需要經費,早年鄉下學生身上少有零用錢,每個月只能勉強湊出一點,用來購買兩張蠟紙和幾十張到近百張的六十磅或一百磅的模造紙,其他鋼板、鐵針筆、油印器材,就得藉助鄉公所、農會、衛生所認識的員工幫忙。
每期兩個8開版面刊登的稿件,除少數為邀約作品,大部分版面都鼓勵自由投稿,作者以宜蘭地區的高中生居多,最遠的有澎湖馬公中學學生的作品。知名的作家包括朱橋、鄧文來、陌生人、孫浪音等。經常由外地投寄稿件的,則有台南的林佛兒、馬公吳勝國、台北鄭時雄等人。
月刊版面為藍色油墨所印刷,套印的紅色刊名,則是利用腳踏車行淘汰的內胎剪出「旭光」二字,膠貼在從木匠店撿來的木塊上,當成一枚印章,用棉花塗上紅色印泥,逐一加蓋而成,可見當時的抗難與擋不住辦文學刊物的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