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華〈龜山島〉出自《守望家園》一書。本文敘述作者幾次登島調查龜山島鳥類的概況與心得。
龜山島是位於宜蘭東方10公里的小島,至19世紀唯有馬偕在1988年1月9日登島的紀錄,提及龜尾潭有野鴨聚集。日治時期只有台北博物館的菊池米太郎於1910年12月登島採集到小水鴨、棕耳鵯、白腹鶇三種鳥類,以及1938年7月採集的白腰雨燕標本。
戰後本土生態學研究空白了一段時間,作者自10年前繞島進行觀察(無法登島),發現成千正欲北返的紅頭辮足鷸於海面覓食,鳳頭燕鷗不時翱翔於海上,山巔有老鷹盤旋。1994年3月參加全國文藝季「歸來吧!龜山」的活動,才終於第一次踏上龜山島,因當日人數眾多,鑼鼓喧天還放鞭炮,鳥況並不好,只記錄到白頭翁、夜鷺、綠簑鷺等8種鳥。1994年4月由台灣大學植物學系所組成的調查隊,登島3天共紀錄到25種鳥類。2000年5月,作者第二度登島調查,調查範圍為龜尾潭一帶與401高地沿途山徑。
作者的結論是龜山島與宜蘭平地鳥類的共通性較高,證據是珠頸斑鳩與番鵑,這兩種鳥類琉球群島沒有,台灣平地卻十分普遍,但是島上的優勢鳥類棕耳鵯台灣沒有,其分布從日本、琉球一路延伸到(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