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重築森林鐵道之夢

  吳永華〈重築森林鐵道之夢〉出自《守望家園》一書。本文回顧太平山森林鐵道的歷史,評估重築森林鐵道的可行性。

  因為太平山伐木事業的影響,羅東成為「木材之都」,唯一輸送的臍帶便是羅東至土場之間全長36公里的森林鐵道。森林鐵道於1924年竣工,沿途設有竹林、歪仔歪、大洲、二萬五、三星、天送埤、清水湖、牛鬥、濁水、土場等10個站。鐵道沿著蘭陽溪南岸緩緩而行,景觀變化萬千,同時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扮演著大同、三星兩鄉民眾前往羅東的重要樞紐。70年代太平山出現旅遊的熱潮,添購兩輛柴油動力的「中華號特快車」以縮短行車時間,假日更是班班客滿。直至1979年8月全線停運並予拆除,沿線車站乃逐漸凋零。

  近年來台灣鐵道懷舊之旅受到國人重視,景觀不輸給阿里山森林鐵道的太平山林鐵,是否能夠重生也開始受到重視。三星的「叭哩沙喃社區協進會」熱心地推動,舉辦耆老訪談,帶領民眾實地踏查,為鐵道的復健催生。對於一條欠缺交通及經濟效益的懷舊鐵道而言,復建的可能性擺盪於重建經費與觀光效應之間。然而羅東森林鐵道畢竟是宜蘭近代產業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歷史空間,如何傳承這一段宜蘭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復健森林鐵道,讓(節錄)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