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十二甲的憂愁

  吳永華的〈五十二甲的憂愁〉出自《守望家園》一書。本文探討五十二甲濕地設為水鳥保護區的歷程,以及它的困境。主要是整治後的冬山河與親水公園成為觀光新景點,周邊的土地身價也水漲船高,面臨開發的壓力。

  五十二甲濕地位於冬山河旁,在冬山河未整治前它就一直是遇雨成災的地區,由於地勢低窪,至今仍有數十甲土地處於水鄉澤國的休耕狀態,成為候鳥群聚之所。作者在1988~90年間長期觀察此地的鳥類活動,發表了〈五十二甲的鳥類相〉研究報告,確定該地為蘭陽平原四大鳥類重要棲息地之一,成為日後縣政府爭取設立保護區有力的依據。

  作者述10年前的夏天,他看到一車車的廢土往五十二甲濕地倒,在報上發表〈它會是另一個關渡嗎?〉的文章,引起縣政府的注意,在游錫堃縣長「環保立縣,文化立縣」的方針下,數度向農委會申請設立保護區未果,據說是地方上強烈反對。兩年前一家建設公司申請在五十二甲濕地興建五百戶的勞工住宅,被縣政府擋下,兩年後竟然核准興建,令保育界一陣錯愕。

  五十二甲濕地已經被國際鳥盟規劃為全台52個IBA重要野鳥棲息地,理應加速劃定為保護區而努力才對。後來在劉守成縣長親赴農委會洽談保護區案,勞委會(節錄)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