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愫楨〈頭城搶孤〉出自《山水蘭陽》一書。本文描寫頭城搶孤的歷史與搶孤儀式的過程。
頭城搶孤據說在清道光年間就已有舉行,農曆七月中元節普渡無主孤魂,搭棚放置供品供民眾搶奪,同時包含了祭拜、放水燈及誦經法會儀式。搶孤主要是由烏石港碼頭工人發起,另一說是自吳沙登上蘭陽平原次年,為紀念蒙難孤魂而舉辦。當年以頭城八大庄(含礁溪白石腳)為主,配合盂蘭盆會舉辦法會三天,首日由道士誦吟梁皇寶懺,次日遊行放水燈,第三日則是搶孤。順風旗繫在以刺竹竹篦綁成的孤棧上,再吊放於十二根大帆船桅柱支撐起的平台孤棚上,供人上棚爭搶。當年孤棚搭在開成寺前廣場,另在媽祖廟的慶元宮前搭較矮的飯棚,上置米飯等供品供貧苦人家分食。
此一活動在戰後頭城第三任鎮長黃竹旺任內,以活動經費龐大、搶孤危險性高為由喊停,直至1991年因紀念「開蘭」195週年而恢復舉辦。由於桅柱上塗有厚厚的牛油,參賽隊伍以疊羅漢的方式向上攀爬,到了孤柱頂端必須以倒掛的方式翻越俗稱倒塌棚的孤棧,才能上到平台,這時還有最後的挑戰,須爬到約7、8層樓高的棧尾鋸下順風旗,才是搶孤的冠軍,可獲得所有供品與高額獎金。
目前全台僅有頭城與恆春尚(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