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自然的藝品——大溪海蝕平台

  張政亮〈大自然的藝品——大溪海蝕平台〉出自《山水蘭陽》一書。本文描寫大溪的海蝕平台成因與特色。

  宜蘭東北角大里至大溪海岸,岩層走向與海浪近乎垂直,又因面臨東北季風,風大浪高侵蝕力強,為台灣海蝕平台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已劃入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此處地層主要是由硬岩夾砂岩所組成,因岩性抗蝕力較弱,易於風化碎裂,所以海蝕平台為東北角最發達之處,沿途山海相擁,灣岬並列,裂濤驚天,奇巖嶙峋。

  走近這些平台,可以看見傾斜的岩層與海蝕平台面相切,因而呈現條紋狀的圖形,有時受到岩層的摺皺、斷層作用,以及海岸轉折的作用,線條忽左忽右,蜿蜒扭捏,趣味橫生。有時海浪侵蝕海岸下方,容易形成海蝕洞、壺穴或海蝕溝、單面山,都是海水千年點滴的精心傑作,值得細細品味。

基本資訊

  • 別名
    「山水蘭陽」報導文學徵文比賽得獎作品集
  • 副標題
    蘭陽文學叢書之十
  • 撰寫者
    黃憲作;王怡云
  • 創作者
    張政亮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6/03
  • ISBN
    957-00-6957-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