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記憶中阿公講的龜山島故事

  陳俊仁〈記憶中阿公講的龜山島故事〉出自《在這裡,在那裡︰大家來寫龜山島》。本文內容豐富,紀錄龜山島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等。

  陳俊仁的太太祖父在頭城大福經營糖廍,至祖父時已擁有島上142筆龜山島的土地,其祖父任壯圍鄉長時,本欲將土地無償回贈給島民,島民不敢接受,因為繳不起地租,可見其貧窮的狀態,不久全島就被徵收成為軍事用地。島上有海蝕洞,俗稱眼鏡洞。龜腳岩石上有刻陰文字,因年代久遠風化,該岩壁已消失。民生用水俗稱龜尿,乃一地下冷泉,終年不竭。地下水或龜尾潭的水鹽分偏高,不可飲用。龜尾石灘隨季節而擺動,俗稱靈龜擺尾。有兩顆巨大的卵石俗稱龜卵,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消失,消失原因眾說紛紜。島上主要的宗教信仰為哪吒太子與媽祖,另外毛柿公也受島民的仰賴,馬偕曾於清末登島傳教,但不成功。島上男多女少,結婚時要訂婚三次,有所謂的小定(暗定)、大定(明定),第三次才是正式的訂婚。婚禮時不乘轎,由新郎揹回家。宴席由男性參加,菜餚至少6、70道,吃完的碗盤不收走而疊起如高塔。島上衛生條件非常差,蒼蠅、蚊子很多,衛生局曾派人噴過一次DDT,導致飼養的家禽也受波急,所以島民反對噴藥。島上無港口(節錄)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