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輯,第一輯「人間鑼鼓」,寫宜蘭昔日艱辛歲月的小故事,第二輯「神仙對飲」,專寫宜蘭各廟宇的傳奇,第三輯「鬼怪喧鬧」,寫宜蘭的鬼故事。
從編輯目錄可以看出,第一輯以宜蘭人早期的故事為主,例如寫噶瑪蘭人尋根的故事。大陳人遷到台灣被迫分散各地,在宜蘭的腳跡。六結游姓家族,由一個客家寡婦帶著八個兒子到宜蘭,開枝散葉變成一個超大家族的故事。員山地區一個陳姓宗族嫁娶時不用腳盆(大水桶)的習俗,其實是來自一個悲傷的故事,有一次男主人退避出草至後門時,被腳盆絆倒而慘遭獵頭,從此腳盆被這個家族的人視為不祥之物,相沿成習俗。第二輯寫許多宜蘭特殊的廟宇,例如水仙廟拜大禹。魚師廟是大陳人拜的廟。糕餅業者拜孔明。文昌廟其實是文武廟,一邊拜文昌君,一邊拜關聖君。各種版本的土地公與土地婆的故事。三山國王廟王公自己張羅蓋廟的事。員山鄉三元宮的郎君爺被「退神」(趕出眾仙班的行列)也是一大怪事。至於第三輯各種鄉野的鬼怪故事,總是言之者鑿鑿,聽之者渺渺,信不信由你。
作者吳敏顯說︰「我寫《老宜蘭的腳印》,主要是試圖讓讀者諸君能夠從有趣的鄉野傳奇或誌異怪談當中,探索那些可能再也找不到的腳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