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起造一座噶瑪蘭社屋

  流流社位於冬山河下游右岸之沙丘上,緊鄰舊河道,週邊為農田與魚塭,整體清晰呈現海岸沙丘自然地勢,以及附近低地及冬山河舊河道蜿蜒依附關係。聚落大致維持傳統噶瑪蘭聚落的基本元素,如完整的沙丘區段、小單位旱田的農園風格、外圍的竹林聚落界線等等。再加上現居流流居民之噶瑪蘭血緣連慣性,以及地下豐富之考古遺留,使流流社成為宜蘭縣重要之噶瑪蘭聚落代表。

  2006年10月17日,頭目潘金榮帶領13位族人從花蓮來到宜蘭,開始了噶瑪蘭屋的興建。頭目以噶瑪蘭語引導著每天的工作。他在部落的領導地位,成為世代經驗銜接的橋樑,促成長老和年輕噶瑪蘭的分工合作。

  噶瑪蘭建屋著重的不僅止於技術,更是一個文化、社會的過程,是噶瑪蘭日常生活的一環。這個濱海、依丘、伴水的流流社環境,牽引出即興的歌唱、捕魚、採藥、種植、雕刻創作、木器製作...,形成建屋過程中的噶瑪蘭生活面貌。

  經由頭目和長老的認同,噶瑪蘭屋的重建促成了當時部分學生參與家屋興建,並於家屋主結構成形之後,展開擴大宣傳,促成許多學校、機構、文化團體和周邊社區的組團觀摩。這個擴大參與的過程,讓一些宜蘭噶瑪蘭人自發加入每天的工作行列,使家屋重建(節錄)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季新社區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6766269
  • 所在地-經度
    121.8316279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李慈穎提供
  • 撰寫者
    李慈穎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676626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831627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宜蘭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五結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季新社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