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結圳通學廊道

  大二結地區自清中葉漢民進墾以來,水圳與交通設施相對發達,至今以學進都市計劃區與宜蘭、羅東緊密接合。此一整合城鎮發展現象,可說是宜蘭沿省道散佈之城市型態中的一個特例,並突顯其於蘭陽平原發展上的特殊性。

  地區環境現況,兼具城、鄉交融的風貌特質。以新店仔街、舊店子街為生活核心區,學進都市計劃區為擴延發展帶,四向擴展、圍合著廣大的農田鄉村;城與鄉、聚落與田園,層次分明。其中水網遍佈,是清季至日治所構築的、宜蘭最大的水圳灌溉系統。同時,分佈多處日治時期經濟命脈的米、糖、紙業生產基地。其中串聯這些故事地點的主軸線之一即「二結圳」,現已被指定為文化景觀。而二結圳的空間改造最早也是透過社區參與的過程逐步討論而成。

  「二結圳通學廊道」指的是從二結車站、穀倉開始,沿宜25與二結圳,跨越台九線,經學進國小,連至鎮安廟牌樓的段落。此段通學步道是由社區居民主動發起,為滿足學童通學交通安全,再造社區親水記憶,精心營造的水圳步道。沿途設置有兼顧居民親水需求的階梯、平台、汲水空間、洗衣棚,更以社區美學為本,進行鋪面、護欄、植栽垂柳的設計。完成後的通學廊道持續使用至今,並且往東西延伸形成幾處大二結(節錄)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學進路旁水圳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7055639
  • 所在地-經度
    121.7717353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李慈穎提供
  • 撰寫者
    李慈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