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安農溪的「河川日」

  在自然與人關係劍拔弩張的時代,卻仍有一群人熱愛家鄉土地,自行發起河川認養計畫,從最初1.8公頃的河段,撿拾垃圾、修剪植物,至如今成為3個鄉鎮、9個村落一起維護河川環境的11公里,他們對共同維護並與溪流共生的理念,使得人人遠而避之的溪流河岸,重新找回最初面貌。

  三星鄉安農溪原是利用急促湍水發電,從蘭陽溪分支出來的河川,早期被稱做「電火溪」;然而因為一些居民任意傾倒垃圾、動物屍體及廢水至溪裡,讓安農溪有段時間成為居民戲稱的「垃圾溪」…。直到安農溪總體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吳金波先生發起,四處奔波籌措資金、人力,說服公家機關一起合作,終於慢慢地將安農溪改頭換面,成為如今宛如萊茵河畔的景致。除此之外,近來協會也致力於恢復水鳥棲息地,將「河川給予我們的,也還給河川」,達到真正的自然共生。

  為了維護安農溪的環境,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日,在協會組織下,與社區居民一同打理河畔的環境。尚未天明的清晨便會看見居民拿著垃圾袋,不辭辛苦地整理這條河川。或許就如理事長─游志堅所言:「因為這是我們的家,我們的土地。」,當人們散步在河畔欣賞風景,享受著溪水流動的聲音,那些多年來的堅持與信念似乎都值(節錄)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安農溪河畔
  •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撰寫者
    李一品
  • 時間迄
    民國/戰後時期
  • 地點-緯度
    24.6864546
  • 地點-經度
    121.7278779
  • 參考資料
    李一品提供
  • 時間起
    2010/01/01
  • 地點
    宜蘭縣安農溪河畔 (121.7278779, 24.6864546)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