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母女同行─阿玉旦。黃秀滿的客家戲曲人生》:戲曲啟蒙、殼仔絃、九腔十八調

《桃園縣傳統表演藝術叢書》系列記述桃園市傳統表演藝術資深藝術家及代表性戲班, 2011年的兩本出版物著重記錄桃園客家戲及亂彈戲名伶之生命及從藝歷程。本書《母女同行:阿玉旦與黃秀滿的客家戲曲人生》記錄客家戲知名母女檔、旦角與生角代表人物阿玉旦、黃秀滿之生活經歷與客家戲曲人生。書中收錄黃秀滿大量珍貴圖照及相關資料,並第一人稱口述角度,帶領讀者認識黃秀滿眼中的母親、記憶中不同時代脈絡的客家戲曲發展。


本圖取自〈戲曲啟蒙〉一節,記錄終戰後民間劇團紛紛恢復營運,阿玉旦重返戲界並開啟黃秀滿的客家戲曲生涯。本資料照片為作者於2010年拍攝,記錄黃秀滿於樂師徐榮華家中試拉殼仔弦。據黃秀滿描述,小時候在「中民園」時,曾向鄭榮興的叔公張慶光短暫學習拉弦。


根據黃秀滿口述,阿玉旦當時曾親自教授黃秀滿文戲表演與唱腔,如阿玉旦曾教授的「九腔」包含「十送金釵」、「桃花過渡」、「送郎」、「問卜」、「山歌子」、「平板」、「老山歌」等,「十八調」則包括「八月十五」、「五更鼓」、「洗手巾」、「上山採茶」等。當時黃秀滿在母親阿玉旦與老師蕭運寶的指導下,文武皆擅。黃秀滿的回憶中常提及母親的嚴以律己,以及對於母親每回完美演出的讚嘆。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游雅筑
  • 創作者
    徐亞湘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03
  • ISBN
    987-986-02-7301-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