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加禮宛社

  「加禮宛社」,位於冬山河下游南岸沙埔地,今濱海公路東側季水路上,季新社區活動中心附近,為「開山廟」周圍的集村聚落,原係噶瑪蘭平埔族社地所在。日治時期,與奇武荖社,掃芴社合稱東勢三大社。

  族人善出海捕魚,後因漢人入墾,生存空間受到壓迫,1840年(道光20年)前後,與打朗巷、打美社人,相率遷移至南方澳,或遷至花蓮新城的加禮宛平源以及及台東之加走灣一帶。根據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於1896年(明治29年)的調查,當時加禮宛分為上、下二社,人口各僅剩15、30人。

  今原社地仍有少數噶瑪族人後裔,然大部分為漢人聚居之地,主要為林姓、陳姓同姓聚居,「開山廟」主祀延平郡王,為地方信仰中心。早期冬山河流至加禮宛社附近,會合東勢大溪出海,該河段昔名即稱「加禮宛港」。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季水路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683618
  • 所在地-經度
    121.830392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緣溪行 :噶瑪蘭舊社路徑》 (宜蘭縣文化局 葉永韶 2018)
  • 撰寫者
    莊文生;鄭文嵐;謝淑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