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旗尾

  「大旗尾」在五結國小北側、大坵園前端,五結村與大吉村交接處,在清代屬二結堡大旗尾庄。大旗尾源自1802年(嘉慶七年)三籍移民入墾,設九旗首,每結首各立一旗,以旗色為界分區墾殖,大旗尾即當時旗首所立大旗尾端之地。或謂原大吉村地形成三角旗狀,本區位於三角頂端而名。

  「大旗尾」地名由來已久,也常出現於萬長春圳的水利契約文書,根據記載,1835年(道光15年),大旗尾庄佃人陳興、陳維桃、陳盛、陳萬福、林侯、林安邦、林跳......等因承墾大旗尾埔地,乃請萬長春圳戶,砌築圳道,引水灌溉通流......。由此可以推斷:大旗尾因位於蘭陽溪下游溪畔,自然環境並不穩定,於道光年間才墾闢成田;另從契約書上所列之佃人,可知林姓及陳姓為本區主要姓氏,其中林姓更是聚族而居,形成多個姓仔底。

  1978年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取大旗尾之雅音為「大吉村」。大吉村緊偎蘭陽溪,居民務農為業,聚落型態以集村為主。宜蘭有句俚諺:「風吹大旗尾,捲東捲西。」即指本區。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五結村與大吉村交接處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684772
  • 所在地-經度
    121.79829
  • 是否開放
  • 參考資料
    《五結鄉鄉史 探尋舊地名》(五結鄉公所 2002),《宜蘭的自然環境、人文與生態保育》(呂學麟 2014)
  • 撰寫者
    莊文生;鐘碧娟;謝淑娟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68477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79829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宜蘭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五結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五結村與大吉村交接處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