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結城」之地名由來,顧名思義,就是19人開拓的結,為求平安順利,村民於清末建泰安宮供奉池府王爺。1934年,泰安宮向政府申請廟宇改建,卻因當時皇民化政策之限制,未得同意,遂將主神改為國聖爺鄭成功,並以此名申請改建獲准。該廟與地方居民關係緊密,每年中元節亦有普渡活動,是行健社區重要之廟宇,廟前的「百年雀榕」為1934年進行翻修工程時,居民自溪邊合力移植之雀榕。廟前雀榕樹下成為當地居民聊天與孩童嬉戲的地方,為許多十九結人之共同回憶。
「十九結城」之地名由來,顧名思義,就是19人開拓的結,為求平安順利,村民於清末建泰安宮供奉池府王爺。1934年,泰安宮向政府申請廟宇改建,卻因當時皇民化政策之限制,未得同意,遂將主神改為國聖爺鄭成功,並以此名申請改建獲准。該廟與地方居民關係緊密,每年中元節亦有普渡活動,是行健社區重要之廟宇,廟前的「百年雀榕」為1934年進行翻修工程時,居民自溪邊合力移植之雀榕。廟前雀榕樹下成為當地居民聊天與孩童嬉戲的地方,為許多十九結人之共同回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