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結王公過火

  「二結王公廟」又稱「二結鎮安廟」,主祀「古公三王」。相傳清代先賢捧奉本尊渡海來臺,奉祀於今蘭陽溪南畔二結庄,隨著信徒遷徙,全臺分靈,成為臺灣特殊的古公三王民間信仰。

  王公千秋過火祀典儀式,自清朝以來即為「王公廟」主要的慶典活動。1937年台灣日日新報對「二結王公過火」就有相關的新聞報導:「過火後,迎神輿出境,陣頭計二十餘陣,觀眾約五千名。壯丁團及青年員,出為取締交通。各回乘合車,均告滿員。其他,廟前演戲二臺,極呈熱鬧云。」直到1950、1960年代參與信眾依然萬頭攢動,火車站仍然要出動加班車,以輸運來「看熱鬧、吃拜拜」的香客。故蘭陽先民向來有「驚王公生,不驚過年」的俗諺,彰顯出當地住民對於祭典的重視。

  「二結王公過火」除了過炭火、掠童乩等儀式,本身深具地方特色與宗教上的潔淨意義外,以文化節形式舉行亦有助於保存與推廣傳統藝陣戲曲,故為宜蘭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2007年被「國家文化總會」評選為臺十大民俗祭典,2011年公告為宜蘭縣民俗活動。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舊街一路80號
  •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撰寫者
    莊文生;鄭文嵐;謝淑娟
  • 貢獻者
    攝影
    林坤德
  • 時間迄
    年代不明
  • 地點-緯度
    24.7104361
  • 地點-經度
    121.771395
  • 參考資料
    財團法人二結王公廟( 官方網站 )、宜蘭縣民間信仰〈游謙 施芳瓏〉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