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1年,民國90年代,茶改場有鑒茶葉製造過程中的茶菁不落地的重要性與熱風萎凋替代日光萎凋的可行性,研製完成間接加熱之多層式循環熱風萎凋機。
根據茶改場研究資料顯示,熱風萎凋的製茶品質並不絕對遜於日光萎凋,以往的熱風萎凋皆是將燃燒以後之熱氣吹入茶葉萎凋空間,但茶葉萎凋時,也必需在有氧狀態下進行,傳統的將燃燒過的無氧廢熱氣替代日光萎凋的熱能方式,極不符合茶葉日光萎凋的原理。2001年,民國90年代,茶改場有鑒茶葉製造過程中的茶菁不落地的重要性與熱風萎凋替代日光萎凋的可行性,研製完成間接加熱之多層式循環熱風萎凋機,該機於施行熱風萎凋時,兩側門板可以關閉,試驗機長8公尺寬1.5公尺,3層網式輸送帶,每小時作業能量120公斤,熱風溫度可以依需要調整,一般都在40度以下以免造成茶菁熱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