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光萎凋設施與機具-利用馬路當日光萎凋場

西元1980年代製茶工廠配備日光萎凋場後,除了免除影響交通安全與衛生問題。

1981(民國70年代),南投名間茶區以生產機採半球型包種茶崛起,由於單位面積產量高,茶菁進場後,日光萎凋場不敷使用,茶農不得已只好將茶菁鋪放在馬路上,雖然違法,但礙於農民的確需要日光萎凋場,相關單位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非法變合法。但也造成交通阻礙與通行安全問題,農政單位乃提出製茶工廠須具備必要的日光萎凋場的規定,其他茶區也相繼參考施行。利用馬路當日光萎凋場除了影響交通安全,另外也產生衛生問題,茶菁鋪放於馬路邊日光萎凋,汽機車、動物與行人也因而造成茶葉受汙染情形,衍生消費者對茶葉的衛生疑慮。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謄鋒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20/11/1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