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的重要地標臺北大橋

    臺北大橋為最早建造跨越淡水河的橋樑,是聯繫臺北與新北市三重區的通道,也是省道臺一線的重要橋樑,照片是第五代的橋樑。照片拍攝時間為2019(民國108)101日於大稻埕碼頭。
    第一代橋樑為劉銘傳巡撫所建,西元1891(清光緒17)年開通,當時為人、車、火車共用之木橋,橋中設有鋼製旋開段,便利船隻通行,毀於1897年。第二代橋樑為木橋,建於1920年,不再通行火車,但次年即損毀。第三代橋樑為鐵橋,於1925年完工。第四代與第五代橋樑均為鋼筋水泥橋,分別完工於1969(民國58)1996(民國85)年。臺北大橋位於臺北盆地內淡水河最窄段,橋上兩側水域遼闊,由大稻埕端遠眺橋樑,背景為觀音山,由三重端遠望,背景為大屯山系,景色均極優美。第三代鐵橋的年代,夕陽交相輝映,稱為「鐵橋夕照」是臺北八景之一。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阮素芬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