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竹茹
本條史料指出作者認為淡竹即竹茹。
《苗栗縣志》是苗栗地方設縣後的第一本方志,其纂輯者為沈茂蔭。沈茂蔭是浙江省蕭山縣人,於清光緒17年任苗栗知縣,光緒20年啟動修纂《苗栗縣志》的工作。由於沈茂蔭並非當地人,到任3年多也不可能真正熟悉苗栗地方的風俗、物產、土地形勢等情況,所以他按歷代編修地方志的傳統,聘請苗栗縣當地舉人謝錫光、謝維岳舉人、生員黃文哲、李鍾萼、郭鏡清、恩貢生杜式珪、附貢生曾肇楨、廩生黃肇儒等8人擔任「采訪」(類似今日的田野調查與史料搜採徵集工作)。因此,本志最大的特色是較多客家族群的仕紳觀點,對研究苗栗堡年代的客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材料。
這則資料言淡竹即竹茹,但事實上淡竹並不等於竹茹,而竹茹亦非指一種竹類。竹茹是將淡竹的莖稈外皮除掉後,再刮下的中間層之後所製成的一種中藥,主治肺、胃熱。古代醫書有以竹茹來治療疾病的記載,如《本草綱目》云:「淡竹茹,傷寒勞復,小兒熱癇,婦人胎動。」又如《本草圖經》云:「微寒,療嘔噦,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溢筋。」另外,張仲景《金匱要略》載有「橘皮竹茹湯」和「竹皮大丸」,均可治噦逆(打嗝或是乾嘔)。由此可見竹茹的功效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