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根草,通淋利水,與茅草根同。
本條史料主要講述無根草的功效。
《彰化縣志》雖署名作者周璽(字琢堂,廣西臨桂進士),但據學者研究,真正的作者應該是時任教諭銜管閩清縣學訓導事的曾作霖,周璽與另三位列名總纂的彰化前賢應該都是顧問性質的「協纂」。1829年(清道光9年),福建修省志,同時要求所屬各府、廳、縣同時配合修志。同年6月,彰化縣在知縣託克通阿任內,著手修志準備,歷經託克通阿、李廷璧、周璽,到1834年(清道光14年)在知縣賈懋功任內終於完成刊刻。《彰化縣志》體例仿余文儀之《續修臺灣府志》(又稱《余志》)與陳夢林之《諸羅志》,折衷二者之長然後加以修訂。除刻本外,今有《臺灣文獻叢刊》本與《臺灣方志彙編》本傳世。
無根草即無根藤,其種子即中藥菟絲子,為樟科植物中少數的藤本寄生植物。無根草在臺灣民間常作為利尿通淋,腰膝痠痛的要藥,而《本草綱目》還記載其藤是治療夏日痱子的良藥。由於植株具黏液,無根草在造紙工業裡常被用作黏著劑。另外,由於無根藤靠吸取其他植物的養份為生,因此又被稱之為植物界的殺手,是近年來綠化美化工作不受歡迎的植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