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錦,有微紅、水紅、白色數種。一名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朝開暮落,故名)。槿「說文」曰蕣,猶槿,榮一瞬。「詩」:『顏如舜華』是也。小兒口熱破,取白色花搗汁擦之即愈,收乾者煎水洗亦愈。
本條史料主要描述水錦的種類及藥效。
《彰化縣志》雖署名作者周璽(字琢堂,廣西臨桂進士),但據學者研究,真正的作者應該是時任教諭銜管閩清縣學訓導事的曾作霖,周璽與另三位列名總纂的彰化前賢應該都是顧問性質的「協纂」。1829年(清道光9年),福建修省志,同時要求所屬各府、廳、縣同時配合修志。同年6月,彰化縣在知縣託克通阿任內,著手修志準備,歷經託克通阿、李廷璧、周璽,到1834年(清道光14年)在知縣賈懋功任內終於完成刊刻。《彰化縣志》體例仿余文儀之《續修臺灣府志》(又稱《余志》)與陳夢林之《諸羅志》,折衷二者之長然後加以修訂。除刻本外,今有《臺灣文獻叢刊》本與《臺灣方志彙編》本傳世。
本條史料所敘述的水錦疑為別名水錦的木槿(參照《鳳山縣志》「木槿」)。現今所稱的水錦,屬茜草科水錦樹屬植物水錦樹(Wendlandia uvariifolia Hance),常生於林下或溪邊,微苦、性涼,歸入肝經,以根、葉入藥。全年可採,洗淨後可新鮮用或曬乾後使用。其根可袪風除濕,散瘀消腫;其葉可止血生肌。外用則可治外傷出血,瘡瘍潰爛久不收口。全株服用,可治膀胱濕熱,小便淋痛,風濕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