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即莎草根,一名臭頭香。《離騷》曰:「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子虛賦》曰:「薜莎青蘋」。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香附的別名,以及文獻中關於香附的記載。
這則介紹香附的資料出於《諸羅縣志》,《諸羅縣志》為清代以諸羅縣(今嘉義)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由清康熙年間時任諸羅縣知縣的周鍾瑄主修,漳浦縣監生陳夢林、鳳山縣廩膳生員李欽文編纂。
香附,是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的根莖;又名回頭青、三棱草,主產於山東、河南、浙江、湖南等省。香附的採製是在秋天,大約9-10月的時候進行,先挖取其根莖,再洗淨、曬乾、燒去鬚根後,碾成花生粒大的粒塊、或切薄片備用。(常用的「醋香附」,就是取香附粒或片,加入「米醋」一起拌勻,再悶潤至透,放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乾、放涼後做為藥用)香附的性質是辛、微苦、微甘,平而不寒,香而能竄。其功效為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所以可以治療疝氣的疼痛、乳房脹痛、月經疼痛、月經不調等病症,是婦科調經的重要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