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木瓜

木瓜:《爾雅》:「楙,木瓜也」。《詩》:「投我以木瓜」。理腳氣。切細片,漬以糖或鹽,味殊佳。


本條史料主要引述古籍對木瓜的記載,以及說明木瓜的食用方法與功效。


這則介紹木瓜的資料出於《諸羅縣志》,《諸羅縣志》為清代以諸羅縣(今嘉義)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由清康熙年間時任諸羅縣知縣的周鍾瑄主修,漳浦縣監生陳夢林、鳳山縣廩膳生員李欽文編纂。


傳統中藥使用的「木瓜」是薔薇科木瓜海棠屬的成熟果實,主要產於中國大陸的安徽、四川、湖北等等地區,於夏、秋二季果實綠黃之時採摘;其中安徽宣城所產者被稱為「宣木瓜」,質量較佳,其外皮皺縮、肉厚堅實、內外紫紅色,味酸。木瓜味酸性溫,歸肝、脾經,具有舒筋活絡、化濕和胃的功效,可用來治療腳氣腫痛、霍亂轉筋、風濕痹痛等等病症;此外,木瓜也具消食之效,可用於處理因食物積滯所導致的消化不良,但胃酸過多者也就不宜使用。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諸羅縣志卷十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周鍾瑄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康熙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