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腰草,治陰症,有異名者。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豬腰草的醫療功效。
這則介紹豬腰草的資料出於《臺灣通志》(或稱為《臺灣通志稿》),《臺灣通志》為清代以臺灣省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灣文獻資料目錄》中言「臺灣通志,四十卷,清蔣師轍、薛紹元纂,原稿本」。
豬腰草屬於豆科(Fabaceae)相思子屬(Abrus)的植物,又有雞骨草、地香根、紅母雞草、黃頭草、小葉龍鱗草等別名。它始載於《嶺南採藥錄》,性涼,味甘、苦,無毒,歸心、肺、肝、胃、腎經。在中醫的認知上,豬腰草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疏肝止痛、解毒」的功效,在臺灣民間也常使用來針對黃疸、尿道感染、小便刺痛等疾患。豬腰草除了為中國嶺南民間的常用草藥以外,也經常作為人們餐桌上湯品及涼茶的食材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