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籐,治癰(俱見「鳳山志」)。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馬鞭籐的醫療功效。
《臺灣通志》或稱為《臺灣通志稿》,為清代以臺灣省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灣文獻資料目錄》中言「臺灣通志,四十卷,清蔣師轍、薛紹元纂,原稿本」。
本條應是馬鞍藤之訛誤。馬鞍藤屬於旋花科牽牛花屬的匍匐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又有厚藤、沙燈心、馬蹄草、海薯、走馬風、馬六藤、白花藤、沙藤、獅藤、馬蹄藤等等別稱,是沙灘地區防風定沙的第一線植物,能夠改變沙地的環境,以利其它植物的生長繁殖,在臺灣全島的礁岸、砂岸地區都可以看見它的蹤跡。其味辛、苦,性微寒,全草可袪風除濕、消腫拔毒、散結行氣,主治風濕、癰疽、痔瘡。其葉燒熱貼敷於患處可治療刺傷、頭痛;而其根則可袪風、利尿,可治療神經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