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蓮子

蓮子味甘氣溫而性嗇,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能補脾(「諸羅縣志」)。色或白,色或紅,葉浮水上,萃厚而澤;結子成房,與內地無異;但臺無藕耳。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蓮子的形態及用途。


《臺灣通志》或稱為《臺灣通志稿》,為清代以臺灣省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灣文獻資料目錄》中言「臺灣通志,四十卷,清蔣師轍、薛紹元纂,原稿本」。


蓮子常見於東亞各國的菜餚,同時也是一種中草藥。剛採下的蓮子外有種皮,兩片淡黃色子葉,中間是稱為蓮芯的綠色胚芽,有強烈苦味。蓮芯性寒,也可以入藥或泡茶用。經常用腦的人,可用蓮子芯泡茶喝,能健腦、提高工作效率。至於常見的用到蓮子的菜餚有蓮子百合麥冬湯、冰糖蓮子、蓮子紅棗湯等。蓮子芯可治療心悸失眠,蓮子補脾止瀉功能可作用在男子遺精、滑精,婦女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及脾胃虛弱的泄瀉等症。本草綱目「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等功能。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臺灣通志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薛紹元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