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一名映日果,葉可作藥(「淡水廳志」。謹案:「本草綱目」云:無花果凡數種,映日果即廣中所謂優缽曇也)。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無花果的用途。
《臺灣通志》或稱為《臺灣通志稿》,為清代以臺灣省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灣文獻資料目錄》中言「臺灣通志,四十卷,清蔣師轍、薛紹元纂,原稿本」。
無花果,食用方法為新摘以及製成果乾,亦可做成果醬以及蛋糕點心等等。《本草綱目》中記載:「無花果味甘平,無毒,治五痔、利咽喉、消腫痛、解瘡毒」:又《醫林纂要》記載:「益肺,通乳」,可見無花果有很多功效。無花果除了生食,也可以燉雞湯、煮粥,是很好的食療水果。無花果含有20%左右的高量醣類,其餘富含的胺基酸、蘋果酸、檸檬酸、水解酶,以及人體需要的礦物質硒、膳食纖維等,能提升抗發炎能力、也可消水腫、並促進消化與潤腸通便等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