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有二種:紅者呼為檳榔紅,白次之;熟較內地亦早,六月初旬即可食。多食滯氣,不似內地滑潤。南路番仔芋一名糯米芋,有重十餘斤者,味佳(「赤嵌筆談」)。
本條史料主要講述芋的種類及食用價值。
《臺灣通志》或稱為《臺灣通志稿》,為清代以臺灣省為範圍而編撰的志書,屬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灣文獻資料目錄》中言「臺灣通志,四十卷,清蔣師轍、薛紹元纂,原稿本」。
史料中稱為檳榔紅的芋頭,現在叫作「檳榔心芋」。檳榔心芋的特徵是塊莖的剖面灰白色的肉裡,有紫紅色的紋路,與成熟檳榔子剖開後,散佈在白色的胚乳之中棕色的皺摺紋路非常相似。目前檳榔心芋仍是臺灣農業栽種的主要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