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籐:其形方,與他籐異,近海者佳。浸酒服之,可治風疾,出下淡水。
本條史料主要講述風藤的產地與用法。
《鳳山縣志》是記錄清代臺灣鳳山縣歷史沿革與風土人情的文獻。1719年(清康熙58年),知縣李丕煜因為諸羅縣有志而鳳山縣無志,因此上奏朝廷,希望能編修《鳳山縣志》。及後李丕煜延攬陳文達、李欽文等儒生共同編撰,終於1720年編成並正式刊行。
下淡水社,又名下澹水、麻里麻崙,是臺灣平埔族馬卡道族古部落名,屬鳳山八社之一,荷治時期則荷譯為Verrovorongh。下淡水社在古代盛產風藤,風藤是祛風濕止痛的良藥,也是風藤鐲的原料。喜愛張愛玲的文學迷,應該對張愛玲右手上從不離身的古拙鐲子不陌生,那一副就是風藤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