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仙草

仙草:高五、六尺。晒乾煮爛,絞汁去渣,和漿粉再煮而成凍,色黑;暑天和糖泡水飲之,甚涼。


本條史料主要講述仙草的植物型態及煮食方法。


《臺灣縣志》全書共十卷,主修者是臺灣府海防補盜同知兼攝臺灣縣事的王禮,為臺灣最早設置的三個縣(臺灣縣、諸羅縣、鳳山縣)最晚編成的縣志。


仙草性甘、淡,性寒,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暑、解毒之功效,是臺灣常見的消暑青草藥。臺灣常見的仙草食品有:燒仙草、仙草茶、仙草凍、仙草雞等等。需注意的是,由於仙草性寒,容易腹瀉、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宜盡量少食用。在家製作仙草茶、仙草凍的方式也很簡單,先將乾燥的仙草連莖帶葉一同洗淨泥沙,再入鍋水煮,也可直接用電鍋燉煮,依照喜歡的濃度調整水量與時間,煮好後撈起藥渣,仙草茶便完成了,若是要做成仙草凍,只要趁熱加入吉利丁粉,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臺灣縣志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王禮主修,陳文達編撰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康熙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