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雞冠:晒乾,專治血崩;紫色、紅色者,俱不驗(別見「花部」)。
本條史料主要講述白雞冠花特別適於治療婦女血崩證。
《臺灣縣志》全書共十卷,主修者是臺灣府海防補盜同知兼攝臺灣縣事的王禮,為臺灣最早設置的三個縣(臺灣縣、諸羅縣、鳳山縣)最晚編成的縣志。
在農曆7月15日的中元節,雞冠花常被人們用來祭祖,七夕供七娘媽,中秋節拜月也會用它。雞冠花還是一種藥食同源的觀賞花卉。雞冠花因形似雞冠而得名,享有「花中之禽」的美譽。明成祖朱棣曾下旨編修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總編輯是當時明朝第一大才子解縉。一天明成祖以雞冠花為名想考較解縉的急智,於是讓他以雞冠花爲題作詩一首。解縉脫口便出:「雞冠本是胭脂染,……」哪知話還沒說完,皇上忽然從衣袖中取出一朵早就準備好的白雞冠花,笑著對他說:「這是白的。」這當然難不倒解縉,他馬上改口吟道:「今日如何淺淡妝?只為五更貪報曉,至今戴卻滿頭霜」。非常巧妙地化解了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