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木瓜,一榦直上,色如青桐,葉生樹梢,花色白,出杈椏間,結實稜,無香味,與內地木瓜絕不類。居民用鹽漬以充蔬,或浸以酒可療足疾,臭不可聞。
本條史料主要介紹番木瓜的植物型態與食藥文化。
本條史料輯錄自《臺陽見聞錄》,《臺陽見聞錄》為清人唐贊袞所撰。他在1891年(清光緒17年)秋,調署臺澎道兼按察使。中日戰爭(1894年),澎湖失守,因坐視日軍進攻澎湖,被當局以「當軍務吃緊之時,輒託故請開缺卸任,實屬規避」之由,下令革職。贊袞來臺之初,入境問俗,涉覽群書,以其所見,證之所聞,一一筆誌而論列之,成《臺陽見聞錄》一書;該書對臺地風物民俗、臺道署及臺南近郊勝景描述頗為詳盡。
本文所說的番木瓜就是臺灣經常食用的木瓜,中藥所使用的藥材木瓜是薔薇科落葉灌木植物貼梗海棠和木瓜,這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喔!在臺灣,大部分供應鮮果日常食用之外,最著名就是木瓜牛奶了,任何外國人來到臺灣,都要買上一杯一杯品嘗看看。番木瓜藥用:性味:甘、平。效用:果實:消食,驅蟲,消腫解毒,通乳,降壓。治消化不良,蟯蟲病,癰癤腫毒,跌打損傷,濕疹,蜈蚣咬傷,潰瘍病,產婦乳少,痢疾,高血壓症,二便不暢;根、葉、花:治骨折,搗敷潰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