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園滴管灌溉系統設施與使用推廣-梅山茶區引進薄管式滴管系統

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引進內置滴嘴的薄管式滴管系統,最早施設於嘉義梅山茶區。

台灣各茶區在1990年代,應用噴灑灌溉在水源較豐足區已甚為普遍,針對較缺水的茶區,每日取水量只約20噸,只能採行較省水的PE穿孔管灌溉。此期間以色列開始推廣節省灌溉水的滴管式灌溉器材至台灣,茶改場也順勢引進內置滴嘴的薄管式滴管系統,最早施設於嘉義梅山茶區,此種滴管灌溉系統外觀似PE穿孔管,二者最大不同處在於滴管灌溉水由滴孔滴出,而PE穿孔管的灌溉水則是由出水孔噴出。二種灌溉系統的操作水壓都在1公斤以下,滴管式灌溉的每公頃灌溉水量僅需20噸以下,對於水源較缺乏的坡地平坦茶園,滴管式灌溉系統具可行性。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謄鋒
  • 貢獻者
  • 時間起
    2020/11/1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