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大稻埕茶葉收藏家曾昱菖先生收藏品之一。一個盒面燒炙有「臺灣製茶場」的木盒。木盒的真正用途已不可考,也未標示年代,推測只是雜物盒。以臺灣為名的茶葉相關單位極少,推測此一木盒可能來源眾多,真實性不可考。
經諮詢多位茶業界耆老,並未獲得任何有關「臺灣製茶場」之訊息。翻閱茶葉相關文獻,僅得知在日據時期,日本臺灣總督府為推展紅茶與機械製造,於西元1903年在當時桃園廳竹北二堡草湳坡庄地名埔心103番地,安平鎮停車場(火車站)旁,設置「安平鎮製茶試驗場」(今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前身),1909年由專門製造紅茶的「日本臺灣茶株式會社」無償提供房舍,遷至該場現址。「日本臺灣茶株式會社」在1918年併入「臺灣拓殖製茶會社」,「臺灣拓殖製茶會社」1923年由「三井合名會社」(今臺灣農林公司)代為經營,1936年併入「日東拓殖株式會社」。所以,以臺灣為名的茶葉相關單位極少,推測此一木盒可能來自上述的其中之一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