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在農業經濟上的特性》本文出自農林通訊第一卷第八期(1950年,民國39年8月)。茶業是綜合性企業,包括農業、工業及商業三種性質。因茶業是基於農業上的企業,在農業經濟上有其特殊性質。
茶業在農業經濟的特性:一、可利用荒廢土地:海拔約一千公尺、傾斜度約35度的土地,栽培茶樹可補上不能栽培一般作物的限制。二、農場管理容易:茶樹是多年生葉用作物,嫩葉長出後即行採摘製造,茶樹生長期可在幾十年以上,遇樹勢衰老即行更新,亦可繼續不斷生長發葉。嫩葉在植株上的生長期很短,因此受災禍及病蟲害也較少。三、加工繁簡自定:茶葉製造分為紅茶、綠茶、青茶,磚茶四大類。只要具有萎凋、揉捻、解塊、釜炒、發酵、乾燥等機器設備,可視市場需要,製作紅茶、綠茶、烏龍、包種等茶類。四、貯藏及運輸便利:茶葉精製成品,乾燥貯存倉庫,可兩年不致損壞。五、利用農閒及婦孺勞力:茶廠開工,揀茶枝是農村婦女的專利。
總結,茶業企業經營者,在農業經濟上的優勢,除獲利之無可限量,農家兼作對農家經濟亦不無小補。


